具有发改委立项用途的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甲级资质,专业:农业_轻工_机械_建材_建筑_电子_纺织_化工_医药
老木一支笔 可行性研究分析/申请报告着名品牌
首 页 | 机构介绍 | 专家团队 | 政策研究 | 工程咨询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申请报告 | 项目评估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行业研究 | 业 绩
农业| 林业| 轻工| 食品| 机械 | 能源 | 化工 | 医药 | 电子 | 纺织 | 汽车 | 钢铁 | 冶金 | 建筑 | 建材 | 市政 |环境 |旅游 |物流 |服务
16年来,为何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委托我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项目申请报告?
因为我们:有实力,品牌硬,讲信誉!因为我们:创建的历史长,全国的分部多,做过的案例多!
因为我们:资质高,专业多,业务广!因为我们:权威性高!通过率高!成功率高!更超值划算!
老木一支笔,顶级甲级资质工程咨询单位!具有发改委颁布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
专业:农业,轻工,食品,机械,建筑,建材,医药,化工,冶金,旅游,电子,纺织,能源,市政,人防,节能,综合等.
已累计完成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项目,协助企业成功获得征地立项,政策扶持,财政资金,融资合作.
我们已经完成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涉及行业如下:
房地产开发:住宅-写字楼-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产业园区 旅游开发:度假村-生态旅游-酒店-娱乐休闲-观光
工业制造:轻工-冶金-钢铁-机械-设备-电子-服装-纺织-建材-汽车 食品饮料:食品-酒类-保健品-果蔬饮料
农业产业化:种植-种子-饲料-蔬菜-食用菌-农机-粮油-经济林-花卉-苗木-果品-畜牧加工-饲养-水产-养殖
化工医药:橡胶-塑料-轮胎-石化-润滑油-化肥农药-生物工程-医药-中草药-新药制药-保健-医疗器械-医院
能源开发:煤炭-电力-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沼气-生物柴油-电池 基础设施:市政-园林-交通-水务-环保
科技&专利:IT技术-网络产品-高科技术-专利实施 贸易&服务:商业-外贸-教育-学校-金融-文化-体育-传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政策
各地政策 --

汉中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老木一支笔 浏览量:3242 关键词:国家创新型城市 进入:http://www.baogao365.com
立足山东,联动安徽、山西、青海、新疆,服务全国!
已累计为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及投资创业者,
协助成功获得了立项、征地、上市、资金、投资、融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任务,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要求,培植科技创新动能,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生态融合创新发展,为加快汉中“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动力,确保我市到2019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础和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较好

1. 生态环境优良。汉中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珍禽”朱鹮与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秦岭珍稀动物在境内繁衍生息。拥有长青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山青水秀天蓝,森林覆盖率达到58.18%,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3.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认为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2. 自然资源富集。汉中生物资源丰富,是国家秦巴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药用植物有1600多种,为陕西第一,居全国地级市第二;陆生野生脊椎动物534种,列入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111种(国家I级13种、Ⅱ级61种、省重点37种),其中朱鹮、羚牛、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40多种。水资源丰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主要水源区,水能可开发量87万千瓦,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的1.8倍,陕西省的2.43倍,是陕西关中地区的9.9倍,《水经注》把汉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江河淮汉”。“勉略宁金三角”被誉为中国“乌拉尔”,铁、锌、锰等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3. 产业基础较好。汉中市装备制造业、现代材料业、高品质食药业、文化旅游业、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六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汉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汉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支撑有力;以“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倍增工程”为承载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八大循环产业体系、12条循环产业链,全市企业内小循环、产业间和园区内中循环、全社会大循环的三级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4. 文化底蕴深厚。汉中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朝、汉 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与汉中一脉相承,刘邦王汉、刘备建蜀、诸葛屯兵、张骞凿空西域、蔡伦捣浆造纸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等系列特色活动享誉全国。

5. 区位优势明显。汉中是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的节点城市,是秦巴山片区、丹江口库区及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179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陕西发展战略“一核一群两轴三带四极”空间结构中的重要一极。

(二)科技资源丰富,创新环境优越

1. 创新能力日益提高。汉中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计逐步明确完善,科技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围绕产业链部署、设计创新链,在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带动了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为全省地级市第4位。

2. 创新人才逐步积淀。现有科技人才13.5万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1万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国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2人,获得国家、省各类称号的专家66人,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86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不断加强。

3.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二五”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11余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50项;累计申请专利5626件,授权3556件,年度专利申请量由2011年的637件上升到2017年的2118件。

4. 创新平台日趋完善。有4所高等院校、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基地、4个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县区和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4个省级科技产业园区。发展企业研发机构28个、民办科研所45个,全市科研、开发及技术推广机构达147个,构筑了市、县、乡、村四级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5. 创新体制逐步优化。以实施《汉中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目标,进一步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了与国家及陕西省对应的科技管理体系;规范科技管理程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实施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推行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责任制;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和科技示范点制度,加大各级各部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产业发展迅速,创新需求高涨

1. 科技创新需求不断高涨。快速发展的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需求高涨。新兴产业呼唤科技创新,传统产业的升级更新需要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绿色、循环、节能、环保技术需求量甚大。

2.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能力增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进效应不断增强,创新成果已在现代农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29户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涌现出陕飞公司、中航电测、东方仪表、汉江机床、汉江药业、汉王药业等自主创新典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大批中药材药源基地、产品、生产线通过GAP、GMP和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汉米”“汉茶”“汉药”“汉果”和生猪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成果在交通、城建等领域广泛运用。

3. 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由2011年的1044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436万元,是2011年的1.4倍;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由2011年的7.68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0.91亿元,增长率41.93%。2016年R&D投入强度0.94%,规上企业R&D投入10.53亿元,占96.52%。

4. 配套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科技管理政策与平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民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为汉中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与挑战

(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有限,2017年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不足1件,低于全省1.5件、全国6.3件水平;2017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为 1.7亿元,交易不活跃、份额小、占全省比重较低。

(二)创新资源不够。创新人才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军工企业、教育、医疗卫生和农业等行业单位,企业一线创新研发人员较少;作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地区,资本约束明显,投融资受限;招商引资也受到水源地保护政策限制,市内外科技合作创新资源还有待开拓。

(三)科技投入不多。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年度研发经费(R&D)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高。2016年,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为0.94%,低于全国2.11%和全省2.19%的平均水平。

(四)创新氛围不浓。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只有1.35%,主要集中在大型国企和军工企业,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尚未形成。

以上这些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全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如果不尽快补齐短板,将弱化汉中在陕西“一核一群两轴三带四极”区域战略规划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制约汉中“三市”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汉中市“三市”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要素整合与协同创新,着力破解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瓶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形成更加开放的创新机制,走科技、产业、金融、生态融合创新发展之路,确保成功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基本原则

1. 强化市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为要务,形成市场需求引领科技创新的导向机制。

2.突出企业主体。激发企业配置创新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机制。

3. 创新驱动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为重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因素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机制。

4. 推进开放合作。全力扩大科技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市内、市外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协作机制。

5.坚持循环发展。大力开发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评测等技术,形成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的支撑机制。

(三)进度安排

1. 创建筹备阶段(2015年4月—2017年12月)

成立汉中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召开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分解工作任务。

2. 整体推进阶段(2018年1月—2019年10月)

全面组织落实《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将各项创新指标列入县区、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分年度部署创新型城市试点监测评估工作。完成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建成创新型城市。

3. 总结达标阶段(2019年11月—12月)

考核评议,巩固创建成果,建立和健全创新驱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建设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2019年,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与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为载体,统筹全市科技资源,建成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培育一批高素质创新创业精英和科技领军人才。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

2. 具体目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到2019年,全市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家。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700件以上,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部授权专利量的30%,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5件,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150个,累计开发科技成果500项,形成一批驱动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管理科学、生态文明的技术成果,并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产生实效。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19年,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瞪羚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达到8%,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50亿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12条循环工业产业链。全力构建10个全省最大的循环生态农产品基地,着力推进30个省级、115个市级农业园区建设,对现有的2户国家级和52户省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提升战略,重点打造6大特色循环农业产业链,高品质食药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依靠科技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使万元GDP综合能耗降至850千克标准煤/万元以下。

科技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落实国家《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贯彻人才工作三项机制,建立能调动全社会创新积极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科技信息发布、审核网络平台,建立技术需求清单和网上对接制度,提高科技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公共服务研发平台和高校科研平台对企业开放,服务于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特色产业、重点企业的发展。每年完成服务企业需求的技术合作项目500个、开发科技新产品100个。

创新资源高效统筹聚集。大幅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到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0%,科技公共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市级达到1.5%、县(区)级达到1%。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总收入占地区GDP比重达到5%。建设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分别为60 家。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39人年;引进长江学者2名,陕西省“百人计划”和“千人计划”人才10名,支持陕西理工大学培育汉江学者30名;每年择优支持10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遴选一批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新星、50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给予科技项目支持。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2019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深化科技合作交流,促进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加大信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生态汉中”、“智慧汉中”、“健康汉中”,使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国地级城市的前列。

四、重点工作

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着力为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技动力。重点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社会治理科技支撑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支持工程,以及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计划、科技平台建设计划、创新型县(区)联动建设计划、人才振兴计划、体制机制创新计划,即“三工程五计划”。

(一)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牵头部门:市工信委)

强化市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科技项目为依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融合,着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具有汉中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带动效应明显、业态互补性强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和陕南地区信息化服务核心城市。

1. 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产业。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汉中实施方案,挖潜力、降成本、增效益,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推进航空装备制造及配套能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支持传统机床、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努力打造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循环示范基地。到2019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增加值达到100亿元。(责任部门:市工信委,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专栏1: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产业

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打造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化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新型产业链。

航空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以中航工业陕飞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飞机主机设计研发、部装总装。以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为载体,构建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军民两用运输机、特种飞机、新型中型运输机、无人机、民用货运飞机和涡桨支线客机等航空产业,加快建设陕飞公司运X飞机生产及总装扩能配套、民用货机研制生产、年产100架民用直升机生产线、无人机制造、特种飞机生产等整机生产项目。加快军民融合步伐,力促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合作、江苏峰明光电材料公司军工精扶科技军民融合等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依托航空零组件制造公司、万利航空、天合航空、中瑞华泰等企业,发展飞机起落架、航空标准件、增材制造、工艺设备、飞机内饰件、机电设备、工量具等航空配套制造业,建设国内领先的中型运输机和特种飞机研制总成基地。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加快陕西金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燕航精工年产10万台汽车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建设,不断提升整车制造能力。依托燕航精工、心网新能源、邦华新能源等企业,加快汽车配套产业化项目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建立完善汽车配套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潍坊大洋自动泊车设备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智能立体车库生产基地建设,打造“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乘用车”产业链。

智能制造。加快汉机精密螺杆转子产业化、米克隆无触点光电锥度检测仪生产线、汉江工具数控精密复杂刀具技术改造项目等高端智能机床工量具设备制造项目建设。力促锐智科技3D激光焊机专用设备制造、万目仪电微型电机减速器扩产技改、八度阳光科技有限公司黑硅制绒与电池组件封装生产线等专业产品设备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推进三洲电子南郑区电子元器件生产等智能电子专业设备生产项目建设。

高档数控机床。以发展智能高档数控机床为目标,开发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及其相应的制造装备与集成制造系统。重点发展大型精密数控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卧式、龙门式加工中心等系列产品,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支持工量具产品向“高精尖缺”方向发展,打造“数控软件、伺服电机、组合刀具、卡夹具、高精密测量工具—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链。

农机装备。以汉中水稻、小麦、油菜等主产粮经作物,黑米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围绕“猪、药、茶、菜”农业主导产业,加强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汉中农业生产信息化。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依托汉江药业、汉王药业等制药企业,重点发展新特药、药物中间体提取、中成药生产的医疗设备设施。

输变电。打造“高中低压变电设备、特种变压器、高铁电抗器、集成控制柜、电力除冰机器人”产业链。

2.培育壮大现代材料产业。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现代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在钢铁、有色冶金、建筑材料、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集中实施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发展新型环保材料,推动绿色墙体材料、建筑材料、橡胶涂料技术发展,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推进尾矿治理,以及锌、金、铁、镍、钒冶炼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循环利用技术发展。推进冶金工业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培育形成特种金属功能、高端金属结构、新型非金属、高性能复合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多元化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为重点的西部地区重要现代材料产业基地。到2019年,现代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增加值达到60亿元。(责任部门:市工信委,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

专栏2:培育壮大现代材料产业

以推广应用现代材料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金属材料。加快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陕钢集团汉中公司、汉钢集团、略钢公司为依托,推进钢制品生产线、短流程炼钢项目建设。依托陕西有色集团、汉中锌业公司和陕西理工大学等,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功能材料,加快洋县现代材料园建设,推进钒钛磁铁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北京首铝公司铝模板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种钢,推进尾矿综合利用和治理。打造“开采—选冶—精深加工”一体化的“铅锌—纳米氧化材料”,“铁矿—生铁—钒钢、钼钢、不锈钢等高性能钢”、“钒钛磁铁—氮化钒(钒铁)—钒电池”等产业链。

非金属材料。推进城固县硅石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硅石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汉中玉文化产业园、西乡县石材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略阳县大理岩(方解石)矿山开采及加工等项目,推进矿山石材综合开发利用。依托石墨和杜仲资源优势,推动相关企业与省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发展石墨烯、杜仲胶等前沿新材料产业。

新型建筑材料。依托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发展各类新型建筑材料,加快建设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产业基地。积极推进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园新型建材生产线、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绿色环保精品建筑骨料生产等项目建设。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矿渣微粉水泥添加剂、石膏建材—装饰材料、精深加工花岗岩、大理石材产业;硅矿石—水晶—高纯硅—太阳能硅板—晶体材料。

新材料。加强硅材料提纯与切割,低碳材料、高档耐火材料、记忆合金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3.培育壮大高品质食药产业。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农业倍增工程”,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壮大绿色有机食品、生物医药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国内一流的高品质食品药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推广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有机农业建设为抓手,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扶持绿色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为助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生物提取、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积极开发植物制剂、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等高端产品。全力推动农、药、食品产业技术进步。全力构建10个全省最大的循环生态农产品基地,着力推进30个省级、115个市级农业园区建设,对现有的2户国家级和52户省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提升战略,重点打造6大特色循环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到2019年,高品质食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增加值达到120亿元。(责任部门:市农业局,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食药监局)

专栏3:培育壮大高品质食药产业

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点,优化种养殖、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格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示范推广效应,促进农业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推动汉中农业现代化发展。

食品产业。推进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锦泰秦巴山区魔芋产业化开发、食用菌产业基地、黑木耳产业化、有机蔬菜种植与加工、樱桃系列食品开发、柑桔种植及深加工、山茱萸深加工、红树莓全产业链开发、天域玫瑰花产业园二期续建、油用牡丹产业融合发展、西乡峡口矿泉水开发、城固酒业公司扩能技改、青啤汉中公司扩能迁建、汇力农产品加工、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年产30万吨配合饲料生产线等项目。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推动组建汉中优质粮油产业集团、汉中仙毫茶产业联盟、汉中无抗生素安全畜产品产业联盟等产业集群。在烟酒、黑米、魔芋、茶叶、果蔬、肉制品等领域,着力推行精深加工技术,推动名牌产品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医药产业。加快建设天麻、山茱萸、杜仲、西洋参、元胡、附子、银杏、猪苓等中药材种植基地。推进中药生产工艺创新,促进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加快思青生物中药材深加工、杜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元胡精深加工、紫苏规模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灵芝产业示范园、中药材原产地加工及仓储等项目建设。提升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推进汉江药业汉中高端原料药新区、汉王药业现代中药生产基地迁建项目、陕西白云公司GMP车间升级改造、新天源动物药品生产线、神龙生物科技年产100亿粒保健品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促进生物提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加快天然谷公司植提产业综合深加工及保健品制剂生产线、天谷科技植物提取物及中药材加工建设、留坝县医药中间体(提取物)合作开发等项目建设。

生物种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为重点,促进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打造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种业产业链。

高效养殖业。以渔、猪、鸡、鸭、牛、羊为重点,以品种选育、疫病防治为突破口,建设集“研发、扩繁、规模养殖、深加工”为一体的肉制品基地。

4.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以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依托秦巴山水生态资源和两汉三国人文底蕴,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加快重点景区建设,完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塑造旅游品牌,建设“一老家四基地”。加大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旅游景区品质,积极开发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康体健身、乡村旅游业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深度融合,加强文化内容、形式、服务等创新,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意和创新在不同领域应用,培育更多新产品、新服务以及多向交互融合的新业态,为建设富裕、和谐、真美汉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责任部门:市旅发委,实施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4: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全域旅游发展。精心谋划和推动“汉中天坑”地质遗迹旅游开发和“大汉中、古栈道”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加大竹园五星级酒店、龙岗温泉酒店和农家宾馆、自驾车营地建设力度;建成汉中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市级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加快智慧旅游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创新举办油菜花节等品牌推介活动。

旅游城市。加快中心城区的提升改造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推进滨江新区、兴汉新区、龙岗片区、航空智慧新城等建设,着力抓好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区、兴汉生态旅游示范区、天汉文化公园、两汉三国文化景区、张骞丝路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与服务水平。

旅游景区。加快华阳、黎坪、张良庙-紫柏山、青木川等5A级景区创建,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率先将留坝中国山地旅游度假区、勉县三国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佛坪秦岭四宝国家公园、留坝营盘中国山地度假旅游区、黎坪巴山森林旅游度假区、华阳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氐羌文化生态旅游区、青木川传奇小镇旅游区、苗族风情民俗旅游区开发建设,打造市场规模大、影响力强、覆盖面广、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产品。

旅游乡村。依托我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古镇古村、民俗文化等资源,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2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连片打造10条美丽乡村风景带,发展农家乐1000户以上;加快推进6个省级和6个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努力使这些镇文化特色鲜明、旅游功能完善,达到3A级以上景区标准。

文物保护开发。以世界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为抓手,加快实施龙岗寺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武侯墓内山门及南北厢房维修工程、青木川辅仁中学早期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城固县博物馆陈列展示工程等文物保护和陈列展示项目。

红色文化提升。中共陕南军委旧址保护维修改造,何挺颖故居改造提升,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修缮改造,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升级改造、红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九军革命旧址恢复重建等项目。

非遗传承开发。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略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镇巴民歌传习所等文化传承保护,汉中全域旅游演艺大舞台,宁强县羌族文化产业园,留坝县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佛坪“神仙豆腐”产业园区,“丝绸之路”景观园,略阳县杜仲主题公园,宁强、略阳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略阳县陕南氐羌民俗文化村,陕南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业态等项目。

文化精品。大型历史歌舞剧《大栈道》、《蔡伦》、《韩信拜将》等舞台剧目提升,电视剧《汉使张骞》、大型历史记录片《汉中栈道》和《汉水汉中》制作,实景舞台剧《出师表》创作等项目。

5.培育新兴产业。围绕强化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在数字信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取得突破,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行重点投入、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着力建设西北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责任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

专栏5:培育新兴产业

以科技创新成果为抓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国家重点新产品为标志,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字信息、人工智能。加快“智慧汉中”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布局、着力开展人工智能产业研究调研。

节能环保。围绕国家秦巴生物资源和“双调工程”水源保护目标,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汉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气象保障工程、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旧垃圾场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步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陕钢公司生产系统能量优化工程、航空园区燃气及分布式能源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汉中市污水垃圾处理“PPP”项目、汉中市第二污水(铺镇)处理厂一期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力促汉中市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汉中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资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资源环境保护服务”产业链,打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空气污染治理技术产业链。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进航空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基地、物流转运中心、汉中市快递产业园、城东综合货运枢纽、汉中市二级货运站、褒河铁路货运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布局电子商务产业,加快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中农联农特产品电商物流商贸城、汉中电商物流产业园、城固县元胡(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和电商销售平台、网络建设安全及云数据电子商务增值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步伐。

产业创新平台。加快产业孵化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滨江新区产业孵化园、汉中航空智慧新城高新技术孵化园、汉江产业园汉中先进工量具创业孵化基地、滨江新区“互联网+”创业创新园区、西乡县科技孵化园建设。积极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力促中国非金属产业研发推广中心建设。

6.发展新能源产业。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引进一批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和先进技术,充分发挥项目拉动作用和技术引领作用,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步形成我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责任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科技局)

专栏6:发展新能源产业

以镇巴油气田、页岩气开发为基础,配套开展天然气长输和配网管道建设,重点发展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源产业,谋划实施光伏、氢能、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积极培育天然气产业和绿色能源集群。

页岩气产业。依托镇巴县岩气资源,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推进镇巴页岩气开发利用。

水电利用。依托境内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充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常规水电站,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持续扩大水能可再生资源利用规模。

天然气产业。培育天然气净化分离、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制烯烃等产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提升天然气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天然气利用产业链条。

光伏产业。结合土地综合利用,依托农业种植、渔业养殖、中药材栽培等,因地制宜创新各类“光伏+”综合利用模式,促进光伏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

风力发电。以宁强、镇巴县风力发电项目为引领,积极推进汉中市“十三五”期间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

生物质能利用。重点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市区及部分县城,因地制宜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快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发展,稳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适度发展乙醇燃料项目。

地热能利用。将地热供暖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的前提下,到2020年,有序推进2到3个新建小区建设地热供暖项目。

氢能利用。引进一批氢能源生产、贮存、加注设备以及氢燃料电池的研制生产企业和项目,盘活风力、光伏发电资源,把风电、光伏发电、制氢、汽车、小区清洁供电等产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新的产业链和发展动力。

7.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健全科技服务产业链条。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吸引科技型企业来汉开展研发、中试和落地项目,促进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科技服务产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质监局)

专栏7: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以科技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育为抓手,大力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应用,形成科技服务产业链条。

研发服务。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实现科技平台、人才队伍与创新成果的全方位研发服务支持。

技术转移服务。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立互联网在线技术交易平台,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做大做强。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建立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推动计量与检测技术开发,检测装备购置或研发;为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提供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认证等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指导服务。

创业孵化服务。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加强大学毕业生科技创业培育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等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科技咨询服务。鼓励发展科技情报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业,积极培育管理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外包等新业态。积极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

科技金融服务。发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科技创新,完善投融资担保机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科技普及服务。以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普基地等为载体,打造科普服务产业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二)实施社会治理科技支撑工程(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以促进科学管理为目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为主,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水平。建立决策科学化、指挥智能化、信息公开化、保障统筹化、防范系统化的综合应急信息网络,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研究、推动区块链发展应用,用区块链技术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1. 加强社会治理结构研究。厘清社会治理参与主体,探究其影响因素、治理结构、利益协调机制与管理优化机制。(责任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司法局)

2.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寻求多元化、柔性化和个性化治理方式,实现网格化管理、高效治理,逐步形成汉中社会治理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经验。加强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风险评估,提高管理针对性与有效性。(责任部门:市信息办,配合部门:市司法局)

3. 建立社会利益诉求机制。畅通民意表达诉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治理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与科学性。(责任部门:市信访局)

4. 加强社会重大问题、突出矛盾与“新、异”现象研究。努力增强地方政府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适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与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保障的参与率与保障程度。(责任部门:市应急办,实施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

5. 创新扶贫方式。探究科技扶贫、人才扶贫、教育扶贫的规律、方式与机制,构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增加财政投入,创新投入方式,促进贫困人群增产增收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为汉中脱贫致富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创新支撑,确保现行标准下50.2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市10个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实施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支持工程(牵头部门:市环保局)

以技术支撑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全力抓好秦巴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和引汉济渭工程水源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建共享,走绿色发展道路,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力放大生态优势。

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汉江水源保护区。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贯彻《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的关系。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做到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合理开发资源、全面保护环境、及时修复生态;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理清产权归属、明确权责;建立资源用途管制制度,使其得以节约使用,抑制生态破坏行为,修复生态系统;实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组合拳”或“综合牌”管理,充分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多种生态保护手段,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收支持制度、生态环境的特许经营制度和特许保护制度等多项政策组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考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执法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和“河长制”、“湖长制”,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治理,继续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强化汉江、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湿地与河库塘生态系统保护,优化滨水生态系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到2019年,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责任部门:市水利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

2. 强化技术支持能力,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研究,为汉中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提供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推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提高生态技术综合开发应用能力,强化水源保护的中水回收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支持。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能力,组建专业化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技术研发、技术转化与技术服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大力推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为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提供路径选择研究和规划方案,不断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公众养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科学生活方式。(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水利局)

专栏8:生态资源环境技术支撑

1.研究汉中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汉中生态红线的科学划定、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保护运行机制建立提供科学支撑。

2.水源保护技术开发。开展汉江、嘉陵江保水技术研究,有效促进水源地产水能力;开展水资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提高水源水质;开展水源区节水技术研究,保障供水水量;加强源头和沿江流域水土保护技术研究,促进生态修复。

3.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开发。围绕勉略宁矿产资源开发区,积极开展矿产开发的生态保护技术、修复技术研究,特别加强两个“降低”技术研究,即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程度降低和尾矿污染程度降低。

4.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与参与方式研究。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举办相应的培训讲座,培育和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思;开展生态文明参与方式研究,提高居民生态文明参与度与惠及率。

5.组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研究综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陕西理工大学、相关重点企业组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研究综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专项性、专业性研究,秦巴生态资源保护、汉江水源保护提供前瞻性、过程性和预期性技术支撑。

6.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或团队。组建2—3个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团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发展规划。

3.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点与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设美丽汉中,确保汉中“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在国控、省控段面水资源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汉江嘉陵江源头和重点污染防控段面、矿产资源开发区、大型企业污染物排放等监控,使生态资源环境监控不留空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化建设,畅通信息传输、规范信息管理。(责任部门:市环保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国土局、市信息办)

(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计划(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和带动企业走“名、特、专、新、精”发展之路,全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发挥大中型企业创新领军作用,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鼓励科技资源向创新型产业、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聚集创新要素,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企业进入产业链中高端,形成一批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群体,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活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创新氛围。

1.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要建立校企联合的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催生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下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0家。(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教育局)

2.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围绕自身技术发展的难题,开展实用型、小微型技术研发;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开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组建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实现其技术的供需对接与“定点”服务。利用创业苗圃、创客空间、创业公寓和创业交流等孵化平台,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瞪羚企业”和一批小而强、小而专、小而精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到2019年,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瞪羚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教育局)

3.培育高层次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引进、培育和认定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针对企业或产业领域的前沿问题、高端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到2019年,建设10个高水平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旅发委)

专栏9:培育高层次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育根植于各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企业科技创新团队。

装备制造。在机械制造、数控机床、飞机制造等领域,重点培育整机集成创新、关键零部件创新、基础加工工艺创新、涡桨飞机研发的技术创新团队。

现代材料。重点培育新型、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现代材料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高品质食药。重点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团队。

旅游文化。重点培育智慧旅游、遗产活化、文化创意等科技创新团队。

新兴产业和新能源。重点培育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

科技服务业。重点培育技术咨询与指导、企业管理培训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

4.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目标责任考核。落实中省科技创新政策,在税收优惠、创新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形成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考核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税务局)

专栏10:设立企业研发投入最低标准制,倒逼企业自主创新

制定企业研发投入标准,加大企业研发投入考核力度,形成研发投入奖惩机制。

研发投入标准。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增幅必须高于年度销售收入增幅的1%,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必须达到规定标准(被考核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4%;被考核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6%),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研发投入考核。对达标企业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按其实际发生额的20%给予不超过10万元奖励。

5. 强化“四个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实《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和《汉中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定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的开放共享机制”“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评价机制”,建立共享专利池和人才池,推动创新成果互惠共赢。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实现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培植打造企业创新链条,提高企业技术的更新速度、储备数量与应用效益。(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人社局)

(五)实施科技平台建设计划(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按照“政府搭台、需求引领、项目支撑、园区承载”的思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与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资源统筹的优势,积极整合区域内外科技资源,搭建面向企业和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专业化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县区、主导产业、双创园区科技资源微平台,拓展、延伸服务空间,以高水平开放推进资源统筹,以资源统筹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资源,结合汉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问题,针对性开展定期的科研交流、科研合作、科研讨论,助推科技合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1. 创建产业研究院。建设汉中市绿色循环暨产业经济研究院,围绕12条循环工业产业链和6条循环农业产业链,支持和鼓励我市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规上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责任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科技局、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2.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汉中分中心。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合理利用全省科技资源,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有效整合各项科技资源,到2019年,建成资源共享、研究开发、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综合业务五大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专栏11: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汉中分中心

搭建科技服务的“五大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仪器设施共享服务系统、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研究开发平台。研发基础条件系统。

科技金融平台。科技金融服务系统。

成果转化平台。技术转移服务系统、创新创业服务系统。

综合业务平台。综合业务服务系统、战略与咨询服务系统、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系统。

3.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区。按照“绿色循环,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的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大力支持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全力推进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空智慧新城、兴汉文化新区、创智产业园、洋县现代材料园建设,做好宁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期工作,逐步形成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精品景区、新型社区、美丽乡村“五大园区(村)”融合发展体系。到2019年,建成工业园区20个,农业园区100个,新型社区2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100个。(责任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旅发委、市科技局、市移民搬迁办、市建规局,实施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2: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形象。

工业园区。着力建设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创智产业园、南郑县工业园区、城固三合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洋县有机产业园、洋县现代材料园、西乡县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宁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略阳食品医药工业园和镇巴绿色产业园等工业园区。

农业园区。大力推进30个省级、115个市级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观光农业,努力建成西北地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精品景区。加强两汉三国文化、史前文化、栈道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陕南特色文化、自然生态、农业观光资源的整合、聚集,建立系列精品智慧景区。

新型社区。以移民搬迁安置工程为契机,建立一批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美丽乡村。按照村容整洁、生态秀美、文化鲜明、设施完善、宜业宜居的标准,建设美丽乡村。

4.建设区域创新开放合作基地。实施跨区域科技资源整合战略,形成汉中科技创新要素和产业优势与国内外、省内外特色资源的有机融合,加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城市间的合作互动。围绕汉中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汉中在全省“一核一群两轴三带四极”区域规划格局中的极点作用,整合陕南三市的科技、经济、文化、生态资源,引领、带动陕南循环经济聚集区建设,建成覆盖全陕南片区的循环经济合作基地;紧抓国家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契机,围绕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整合汉江上游地区的创新资源,建设汉江经济带科技合作基地,共同为沿江城镇的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平台、技术支撑与创新人才服务,建设汉江经济带科技合作基地;紧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机遇,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合作基地;抢抓汉中作为国家新丝绸之路源点城市建设的机遇,打造汉文化展示、体验中心,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合作基地。(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经合局、市商务局)

5. 建设军民技术协同创新科技产业平台。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加大军民融合投入力度,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组建军民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军转民用设备的科技研发,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用好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探索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依托市内军工企业,搭建“军工+”平台,培育一批“民参军”、“军转民”企业。努力将中航工业陕飞集团、中航电测、汉航集团等建设成集研发、中试与产业化为一体的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军工技术成果的民用化,为发展军民融合的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支撑。(责任部门:市工信委,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六)实施创新型县(区)联动建设计划(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全面落实《汉中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全市创新工作的分工合作体系;结合当地资源特色与经济发展实际,推动县区创新特色建设;构建市、县(区)联动的创新机制,打造区域创新示范高地,全面提升全市整体创新实力。

1.推进创新型县(区)建设。推进城镇化基础好、科技资源丰富的县(区)建设创新型县(区)。发挥科技园区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在县(区)建设一批特色科技产业基地,聚集创新要素构建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机制,加快推进汉台区、城固县、南郑区、镇巴县、勉县、宁强县、西乡县、留坝县创新型县(区)建设。(实施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

2.开展科技惠民行动。建立科技惠民机制,实现科技进步利益共享。建设“生态汉中”、“智慧汉中”、“健康汉中”,着力提升汉中城市品位。

建设“生态汉中”:强化汉中生态地位,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技术,推进“生态汉中”建设。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责任部门:市环保局,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住管局、市林业局)

建设“智慧汉中”:基于“数字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核心,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产业培育及智慧政府建设。推动网络安全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信息发布技术进步,加快智慧汉中建设。(责任部门:市信息办,配合部门:市级相关部门)

建设“健康汉中”:推动医疗医药技术进步,提高汉中医疗技术水平;建立卫生健康信息发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大众健康知识需求;建立医疗、医药、食品检测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公共安全。(责任部门:市卫计局,配合部门:市食药监局)

3.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按照“计划引导、合作联动、择优扶持”原则,重点支持各县(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特色农产品精加工产业,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形成中小企业集群,构建地方产业技术共性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推广、企业孵化等机制,支持科技人员、技术能手、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在基层创新创业。汉台区重点发展机床、刀具、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文化产业;南郑县要扩张工业规模、打造精品旅游,补齐二三产短板;城固县重点发展航空产业;洋县做强有机农业;勉县要延长冶金工业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略阳县要以冶金矿产、生物医药为突破口;西乡县要延伸农产品加工链,做大做强茶产业;宁强县、镇巴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留坝县、佛坪县做好全域生态旅游;汉中经济开发区高端定位以摩擦焊机、传感器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主体: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3: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培育以农产品精加工和贸易流通为突破口的特色产业,打造县域特色经济产业链。

设立特色科技产业基地。重点支持特色农业、传统手工业、特色加工制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丰富的县(区),建设特色科技产业基地,聚集创新要素,保护、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完善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等科技人员的工作机制,增强县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地方龙头企业。

培育地方中小企业集群。强化产业共性技术推广和实用新型技术应用,促进小微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创建特色品牌,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集群。

鼓励科技创业。落实企业注册登记、财税优惠等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

(七)实施人才振兴计划(牵头部门:市人社局)

树立人才是核心创新要素理念,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模式,完善创新型人才流动和服务保障机制,采取优才优待策略,实行柔性化管理,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布局合理、富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19年,新培养重点产业和科技领军人才4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80名、技师300人、高级技师80人。

1. 实施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计划。实施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引进一批符合汉中发展需求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批本地化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到2019年,引进长江学者2名,陕西省“百人计划”和“千人计划”人才10名,支持陕西理工大学培育汉江学者30名,每年择优支持10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每年遴选一批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新星、50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给予科技项目支持。(责任部门:市人社局,配合部门: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专栏14: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项目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业绩、能力和诚信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对成果卓著、贡献巨大的优秀人才给以重奖。

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大高级农民工、新型实用人才的技术培训,加强企业家的科学素养、技术能力、法律知识培训,造就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家。构造科学、合理的人才层级结构。

2.实施科技人才服务企业计划。以政府科技计划为引导,以科技项目为依托,促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走进企业、服务基层。启动“千名教授博士企业创新行动”、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创业行动”。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 建立科技人员创业奖励与扶持机制。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实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充分保护、创新价值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对科技人员创业给以信贷、税收、用地等优惠,促进创新成果项目尽快落地与生产运营;对创新成果技术转移收益分配给予最大幅度的政策倾斜。(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人社局、市委人才办、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专栏15:人才振兴计划

创业汉中 天汉英才535工程。通过搭建创业示范园、市级专家工作站,扶持培育百名优秀企业家、培养农村特色实用人才、帮扶镇村专技人才等措施,用5年时间,创建50个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选拔500名创新创业人才,培育5000名优秀基层实用人才。

优才计划。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从授予荣誉称号、发放津补贴、科研经费资助、创新创业激励等12个方面给予优待,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百人特聘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引进并重点支持100名“特聘专家”来汉中创新创业。对我市引进进入国家“千人计划”和陕西省“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每人30万元和15万元的配套奖励。进入市“百人特聘计划”的给予每人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一一人才工程。在我市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内,培养3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名代表市级学科水平的年轻骨干人才。

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高素质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大力培养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力争2019年我市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达到7000人。

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围绕绿色农业、医药、精密机械等专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培育,力争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2019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万人。

优秀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择优向获得国家和省级人才工程荣誉专家、市“百人特聘计划”入选专家、市级优秀人才名录入选人员等优秀人才对象发放“服务绿卡”,提供子女入学、健康体检、生活服务、注册登记、创业扶持、推荐表彰等多个方面优惠待遇和便利服务。

(八)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计划(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加强创新政策衔接配套,健全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改善现有的创新要素获取与利用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创新创业的隐形门槛,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激发创造力和注重开放性、激励性的体制机制,使我市成为创新机制高效、创新创业踊跃、创新能力领先的西部创新高地。

1.深化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创新评价和考核制度改革,对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科技推广类成果实现分类评价、同等激励,让广大科研人员享受更多获得感,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责任部门:市科技局)

2.完善市场导向的研发投入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汉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1.5%,各县区不低于1%。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建立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通过设立政府投融资平台,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资本金注入、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产权质押、后补助等手段,以投资引导、融资、参控股等方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撬动放大财政科技投入效能,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创新发展,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责任部门:市财政局,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各县区人民政府)

3.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组建协同创新联盟,集聚高端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实现高效的校地、校企合作。支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重点支持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理工大学的校地、校企科技合作。(责任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以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和名牌产品创建工程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占领国际技术标准制高点,提高企业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到2019年,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0个。(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专栏16:科技创新机制优化工程

构建科技创新主体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汉台区等8个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区建设工作,推动政校企紧密结合、军民融合,形成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深化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政府智库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抓手,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形式;建立“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成果转化与激励机制。

优化科技创新评价体制。出台《汉中市科技创新成果分类评价方案》,建立突出成果应用、强调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

优化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建立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科技投入为主体,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研发经费投入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市县联动共建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汉中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和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加强部门、县区科技会商,建立部门相互配合、市县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明确目标责任,切实落实各项任务

按照总体部署和要求,采取“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等方式将建设任务下达分解,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落实计划。(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级相关部门,实施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加大科技奖励力度,逐步设立重大科技项目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新产品开发专项和科技攻关专项。引进“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依据国家政策,财政给予科研资金配套。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设立科技金融风险担保基金,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激发企业科技投入,引导民间资本注入,撬动金融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人社局、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四)制定配套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机制,形成覆盖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到产业化等创新链的各环节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推动创新型县区建设,制订县区科技创新考核、科技园区和平台创新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人员分类评价、科技项目评价、科研基础设施开发共享、创新调查和创新报告等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人社局)

(五)加强考核评估,提升工作实效

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先进县区、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由市政府进行表彰。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大工作考核奖惩力度;加强创新型城市数据的统计和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指导。(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考核办、市统计局、市财政局)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新氛围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提高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认识。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市上下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关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良好环境。(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

我们的承诺:
16年品牌,更保证信誉;
顶级才智,更专业规范;
专家对话,更直接及时;
相比价格,更超值划算;
上千案例,更贴近实用!
[首 页] [返回] [留言板] [打印]
最新公告
· 中央空调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可行.
· 防坠落安全绳带建设项目可行性.
· 新型保护装饰膜纳米水基釉生产.
· 粮库高大平房仓工程项目可行性.
· 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技改.
· 昆虫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关于我们
老木一支笔,顶级甲级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具有发改委颁布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专业:农业,轻工,食品,机械,建筑,建材,医药,化工,冶金,旅游,电子,纺织,能源,节能,市政,人防,综合经济等,资质高,专业多,通过率高!
独家优势
可信可靠:16年品牌不变,更保证信誉
一流专家:顶级才智锤炼,更专业规范
业务拓展:一站式全服务,更全面广泛
服务到位:专家在线对话,更直接及时
收费合理:相比价格合理,更超值划算
成功率高:上千案例积累,更贴近实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可行性分析报告
· 可研报告
· 可行性论证报告
·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建议书
· 项目建议书
· 工程项目建议书
· 投资项目建议书
· 房地产项目建议书
· 农业项目建议书
· 医院项目建议书
项目申请报告
· 项目申请报告
· 发改委立项报告
· 用地申请报告
· 立项申请报告
· 项目申请书
· 立项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 资金申请报告
· 财政资金申请报告
· 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 融资报告
· 企业融资计划
商业计划书
· 商业计划书
· 融资计划书
· 投资计划书
· 项目计划书
· 创业计划书
风险评估报告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 投融资综合分析报告
· 项目稳定回报论证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 项目评估报告
· 投资分析报告
· 项目论证报告
· 项目分析报告
· 项目投资报告
环境评价报告
· 环境评价报告
· 环评报告书
· 环评报告表
节能评估报告
· 节能评估报告
· 节能评估报告表
· 节能评估报告书
新闻中心 | 专家专栏 | 行业专栏 | 资讯专栏 | 投资政策 | 产业政策 | 各地政策 | 山东政策 | 技术标准 | 销售中心 | 联系我们 | 收费问答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济南麦肯锦鸿管理咨询中心 · 国内着名品牌,16年诚信不变,专业品质锤炼,值得信赖托付!
总部接待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29号三箭吉祥苑C座1-1104 网址:http://www.laomu8.com
山东总部:0531-88931929 15069190968 邮箱:laomu8@163.com QQ:353351933
旗下: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Copyright@2006-2021 laomu8.com. 鲁ICP备09069317号-1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0599号
本站关键词:可行性报告,可研,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